我们这五年--数智赋能篇
时间:2025-01-19 来源: 作者: 访问量:
构建智慧运行中心,开启管理智能新时代
基于全校域立体式感知数据的实时汇聚与分析,通过数据关联融合,打造智慧运行中心(IOC),形成学校智慧大脑,实现管理可视化、业务数据化、经验流程化、能力资产化,全面呈现校园运行综合态势,打造智慧指挥调度舱,形成一点触发、多方联动、有序调度、合理分工、闭环反馈的机制。
目前智慧运行中心已完成7个主题88个数据指标的展示内容。
全面升级公共服务平台,推进业务融合发展
建立统一身份认证平台,实现师生多账号多密码的统一整合,实现多业务系统的访问控制、身份信息的统一管理、多业务系统的统一授权以及师生身份信息的安全监控。目前已集成47个各类校级应用系统。
建立统一门户,作为学校信息化校园窗口,为学校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,实现学校信息资源的综合展现完成智慧校园“管理、服务、赋能”发展体系架构搭建。
开通一网通办,突出师生体验,实现流程通、数据通、身份通、消息通。目前累计上线服务流程130余个,服务师生60万余人次;完成22个业务系统的消息对接,实现一键直达,办事效率大幅提升。“让数据多跑路,让师生少跑腿”。
依托华为WeLink,打造学校移动门户
为强化网上沟通,防范失泄密风险,2022年4月起,依托华为WeLink建设学校移动门户,实现信息门户移动化、自助服务移动化、待办审批移动化、决策支持移动化。
WeLink日常活跃用户4.3万余人,蒲公英表单累计使用超300万人次,在线会议累计使用近9万场次。现有自建应用115个,公众号开通40个,知识模块7个,实现了校方、师生间、学生间的高效协同。
设置服务终端,提供全天候自助服务
秉承“最多跑一次”原则,红桥、北辰四个院区安装自助补卡机,24小时提供自助办卡服务,坚持为学生服务“全天候不间断”,运行以来累计补卡达3.3万余张。
突出效能转换,强化数据提质应用
打造“一网统管”数据处理中枢,推进大数据+分析、+服务、+管理、+评价等应用,开发了数据看板、学生画像、学业预警、校情分析、常用查询,提升管理效能。
探索人工智能+场景应用,开启智能问答新时代
初步建成“智谱工大”平台。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模型等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,面向师生建设智能问答助手,为用户提供即时、准确、个性化的问答服务,实现好问、好查、好用
基于现有校内文件建立本地知识库,利用大模型开发校内文件知识问答系统“河小助”,面向广大教师提供校内文件的查询服务。
通过AI智能体模块实现“河小工”,为学生提供综合业务服务,包含迎奖学金/助学金、困难生认定、本科生勤工助学、研究生三助一辅等一站式线上办事咨询服务。
打造毕业大数据平台,赋能毕业校友前行
建设毕业大数据报告推送系统,通过移动门户推送毕业生大数据报告,将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各领域的数据记录,予以个性化呈现,为毕业生献上一份专属的大学生活点点滴滴的独家回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