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这五年--数字基建篇

 


 “一张网”

形成基础网络融合化、极简化

学校已建成覆盖全部校区的IPv4/IPv6双栈、有线/无线一体、具有统一互联网出口的多业务承载校园网络;教学楼完成全光网改造,形成“全光+WiFi6+5G室分”全覆盖;北辰、红桥两校区四院区校园网“一张网”,为师生提供智能、便捷的“无感认证”“无缝漫游”。

 

2023年,在《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教育系统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》中,我校在省内高校IPv6支持度的评测结果排名第一。



“一朵云”

促进资源和服务弹性化、自助化


持续增强学校私有云支撑能力,实现硬件集群、资源融合、管理集中,实现计算、存储、网络、安全的云化服务,各单位、部门按需自助申请资源部署个性化应用,提升IT资源的利用率和弹性。

目前有四个虚拟化平台,包含50台两路服务器、CPU总容量6782GHz、CPU总内核数 2212核、vCPU总数量4424个、内存总容量18TB、存储总容量1331TB,实现了校内200余个业务系统的自动发放,快速部署上线。 



 



 建有高性能计算平台,为计算机科学、材料科学、数学、电子信息、电气工程、机械工程、生物学等多个学科提供高性能计算环境,服务师生开展科学研究。包含CPU、GPU、ARM等计算节点110个,总内核数5776个,峰值计算能力为785.78Tflops,存储容量为110TB。 

依托学校私有云资源,为师生建设20G云盘,提供安全可靠的私有文件云存储,支持个人和单位文档统一存放和共享使用。 

基于WeLink和WPS公有云建设云空间,为全体师生分别提供365G/50G的云存储空间,支持文档云端备份、协同编辑功能 

“一站群”

构成管理、防护和监测集成化、统一化 

 

建有网站群管理平台,全校102个信息发布类型网站均已入驻网站群平台,实施统一管理、统一防护和统一监测。新增敏感词管理、信息脱敏、网页防篡改、防SQL注入等功能,确保学校网站安全可靠。

提供教师个人主页平台,为教师提供展示个人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及成果的平台,教职工可自主管理和更新个人主页,现已有250余名教师业已开通使用。



“一本账”

实现数字资产台账化、清单化

通过数字化资产管理平台形成学校统一数字化资产目录和台账,理清学校数字化资产数据,复盘数字化资产价值,落实包括信息系统(网站)、物理服务器、虚拟化服务器等在内的数字化资产的使用状态和基本信息。 



    截至目前,正常运行的信息系统(网站)200余个、虚拟机服务器500余台、物理服务器200余台。

 

“一卡(码)通”

实现身份识别和消费智能化、便捷化

通过整合校园一卡通全场景通用机制,实现道闸系统卡、码、人脸识别等多种通行方式。



 

 

校园一卡通系统人员基础信息数据与数据中心同步,数据管理规范程度有效提升。

校园一卡通充值、消费码、通行码、流水查询、挂失/解挂、校园缴费等多种功能整合到WeLink,师生使用更加便捷。 

“运维服务保障体系”

形成机房建设标准化,维修流程规范化


机房建设采用模块化设计,模块化架构、数字化系统,让DC更简单;多重可靠设计,主动预防,保障业务运行零中断。




 

建设完成配套动环监测系统,部署数据备份设备,实现重要业务异地容灾备份,数据安全得到可靠保障。

网上报修,智能化管理,网络化协同,让运维更高效。

“网络安全保障体系”

促进管理与技术并重、安全与效率平衡

学校把网络安全纳入整体安全工作统筹部署,定期组织召开网络安全工作会议,多措并举提高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和素养,不断提升校园网络安全工作水平。

加强网络安全队伍建设,每年组织师生队伍作为攻击队和防守方参加网络安全攻防演习,组织教工和学生队伍参加网络安全竞赛。 




提升“技术防线”,强化网络安全能力,对全校对外开放系统(网站)开展7×24小时服务监测,及时发现各类问题隐患。盯住“整改防线”,确保网络安全问题及时修复整改。

依托软件管理与服务平台促进软件正版化,提供Windows操作系统、Microsoft Office软件、WPS365教育版等正版化软件,累计访问下载6万余次。